【泉州史迹研究】古桥梁(一)
泉州有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古迹。一向为人称誉的古代桥梁,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后,仍有一些依然屹立在江河溪壑之间,横贯于海湾碧波之上。在交通事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它们提供了往来的方便,并且以赞叹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科技成就以及在古代经济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古桥梁
泉州最古老的桥梁建于何时何地的问题已不可能有准确的回答。秦汉以前居住在这里的闽越族人,活动范围虽然不是很大,但登山涉水,狩猎觅食,河溪的阻隔肯定给他们带来困难。或者是天然的石梁,或者是倒搁在溪涧上的树木帮助他们越过障碍,从而得到启示,学会搭架简单的桥梁。岁月的流逝已使我们无法看到这些远古时代的桥梁。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泉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建于唐代。德化县发现的古桥梁中,建造年代可考的有十座是唐代修建的。上涌西溪村的暗桥,建于唐僖宗在位年间(874~~888年),以条石干砌,长10米,高7米,宽2.85米。晋江市陈埭加沙村北,有吟啸桥,唐代日辉(一作日映)禅师所建以木为梁,宋时改为石桥,全长42.6米,宽约3米,17座桥墩,中高而首尾低,有护栏。建于五代的桥有三座: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建的偃月桥;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建的仁风桥;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的谷口桥。总的看来,宋以前泉州所建的桥梁,大多是石墩木梁桥和小型石桥。
两宋时期,福建地区的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建造了数以百计的桥梁。《读史方舆记要》称:“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纪。”不仅造桥数量之多,而且速度之快,工程规模之大,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后人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当不为过。仅在泉州一带,两宋时所建,至今可考的大中型桥梁就有139座,其中包括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和安平桥等。
洛阳桥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今泉州洛江区与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上,是泉州北上福州的交通要冲。未建桥时,有万安渡,其上接溪,下连海,涨潮时江面宽阔,波涛汹涌;退潮时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若遇风雨交作,数日不能渡。北宋庆历(1041~1048年)初,郡人李宠在江中垒石成墩,作浮桥以过行人,但遇洪水大潮,常被冲毁。皇祐五年(1053年),始建石桥,于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所用材料全部是闽南常见的花岗岩。桥以江心岛中洲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全长834米,宽5米,两侧有石雕护栏,另有佛塔九座、亭七座、武士石像四尊等。洛阳桥自建成后,历代曾进行过18次修理或改建,较大规模如: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飓风袭击,桥坏修复;明代宣德六年(1431年)因桥基下沉致潮涨没梁,特加高三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桥墩崩坍而重新修复;1932年,福厦公路经此桥过,又再次增高并易以钢筋水泥桥面;解放以后,60年代于桥上游另建桥闸以通汽车;90年代,政府拨巨资按原貌修复旧桥,拆去水泥路面,架石梁,立护栏。现存桥长834米,宽约6米,残存桥墩31座,石梁每条长约11米,宽1米,厚0.8米左右,尚有中亭立于中洲,左侧有“西川甘露”碑亭,四周有历代摩崖石刻及碑刻。桥上有石塔两座,在护栏外,塔上刻有浮雕与佛像,宋代武士石像仍挺立在桥的两头。
桥南有“蔡忠惠公祠”,是为纪念蔡襄在修建洛阳桥时所作贡献而建。洛阳桥始建于皇祐五年,而蔡首次出任知泉州府事是至和三年(1056年),时洛阳桥已动工多年。桥是在蔡襄任内完工,他在整个工程建筑中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史乘少有记录,倒是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蔡造洛阳桥的精彩描述内有蔡撰书的《万安桥记》碑刻,其文精简洗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现抄录于此: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蔡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全文153字,分刻在两方石碑上,碑高近3米,宽1.64米,厚约0.3米。蔡襄手书碑文,每字约有书本大小,他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此碑是其杰作之一,受到极高评价。《皇未书录》说:“蔡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南宋周必大说:“蔡惠公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法书第一。洛阳桥与吐谷浑词,皆大书之冠冕也。后人称此碑撰文、书法、刻石为三绝,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文章来源:《桥梁建设》 网址: http://www.qljszzs.cn/zonghexinwen/2021/030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