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搭起校企融合桥梁
在2019年举行的广东秋季时装周上,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时尚创新工作室联合东莞市森图服饰有限公司以“FANG放”为主题,展示童装系列“飖自由,往来风”,获得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以及组委会的一致肯定,工作室指导教师张允浩获得广东省十佳设计师,森虎儿品牌产品被评为2019年度优质童装设计奖;一个月后,该系列产品参加SENHUER2020春夏新品发布会,收获客户订单数十万件。
该系列产品是在企业师傅指导下,由工作室学员历时3个月集体研发完成的。这是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推行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缩影,也是教学评价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中职学校如何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创设服装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用行动诠释了“面向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专业办学使命。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所在地虎门镇,是中国南方服装重镇,这里活跃着数千家服装企业和数百个服装企业品牌。虎门有着制造业优势,但广州、深圳的人才虹吸效应又导致其难以吸引高端服装人才。人才跟不上,产业难突破,也让职业教育缺少了发展的空间。
在多方考察学习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于2015年尝试成立“时尚创新工作室”,下设服装设计、服装版型研发、服装陈列设计3个工作室,采取“四企业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四企业”即在企业化工作环境学习、运用企业项目教学、使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考评机制,“三协同”即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就业,走出了一条中职研学产训特色之路。经过多年实践,该项目获得了广东省2020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打造企业环境
实现工作即学习
学校积极构建企业化工作环境,以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版房为参照,设置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岗位,并通过工作流程组建岗位群。工作室通过企业化职业情境建设,创设有文化、有温度、有职业代入感、有凝聚力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怀,塑造职业精神。
实施企业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全流程中,有效推动产教过程深度融合。工作室与以纯集团、艾加茜女装、森虎儿童装等企业开展研学合作,参与其产品研发。由企业提供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师带领工作室学员开展产品研发,企业进行指导,最后由企业根据市场标准对学员设计产品进行验收,并参与企业的产品发布会和订货会。在整个过程中,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化设计,将项目实践教学流程设计为“咨询→方案→计划→实施→评价→完善”6个环节,创建工作思维导向的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工作室教师团队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工作即学习”的方式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以职业规范、行业标准引领学习,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性学习建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同步于企业的作息制度和考勤机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与职业操守。设置对应于企业的管理岗位,建立“学习岗位”责任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流程化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建立企业考评机制,引入企业标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工作室学员采取学习成果评价与绩效评价机制,学员学习成果由企业导师进行初评、由企业客户进行终评,学习评价与工作评价相互融通,构建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就业与创业教育。
校企协同育人
实现毕业即就业
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东莞众多加工型服装企业部分转向自有品牌发展战略,转型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需要大量熟悉市场且有创新能力的产品研发团队。
学校利用技术优势,协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项目合作,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解决了企业研发团队问题,降低了研发成本,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力风险。合作企业积极对创新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学校积极利用创新成果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工作室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专业教师负责组织项目教学,企业师傅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双向并行,协同育人。
学生在工作室学习期间,由于企业参与了对学生的合作培养,增强了工作室学生岗位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离室即上岗。为调动积极性、成就梦想,校企共同实施学生创业“苗圃计划”,企业通过项目扶持、资金援助、信息支持,帮助工作室部分学生成就创业之梦。
文章来源:《桥梁建设》 网址: http://www.qljszzs.cn/zonghexinwen/2021/0414/713.html